国庆、中秋双节叠加,是婚庆宴席、家庭团聚、旅游餐饮的消费高峰期。为保障广大群众和游客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方城县市场监管局温馨提示:科学选购、规范操作、理性消费,共同守护节日食品安全!
一、选购食品:渠道正规,细节把关
选对地方:购买食品请到证照齐全的商场、超市、农贸市场等正规场所,避免在流动摊贩或无资质店铺采购。
看懂标签:选购预包装食品时,重点查看标签信息(厂名、厂址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),拒绝“三无”产品;注意核对生产日期与保质期限,临近过期食品需谨慎购买。
月饼选购: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包装完整月饼,拒绝“三无”产品;网购月饼需确认商家具备食品经营资质,仔细查看产品标识(如配料表、保质期)及储存要求;食用前检查外观是否正常(无霉变、无异味),倡导选择简约包装,抵制过度包装,践行绿色消费。
按需购买:根据实际需求适量采购,优先选择新鲜食材,购买后尽快食用,避免因长时间储存导致过期浪费。
二、家庭聚餐:清洁为先,生熟分开
环境与操作卫生:烹饪前务必用流动水洗净双手;厨房台面、刀具、案板等厨具需保持清洁,严格做到生熟分开(如切生肉与熟食的刀具、案板分用),避免交叉污染。
食品储存规范:按食品标签标注的储存条件存放(冷藏0-8℃,冷冻≤-12℃);剩余饭菜及时密封冷藏,再次食用前需彻底加热(中心温度≥70℃)。
科学加工:烹饪肉类、禽类、蛋类、海鲜等高风险食品时,务必烧熟煮透(如鸡肉、猪肉中心温度达70℃以上);四季豆、豆浆等易含天然毒素的食品,需充分加热破坏毒素后再食用。
三、外出就餐:资质为要,文明用餐
查证照与等级:选择持有有效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《营业执照》的餐饮单位,优先查看店内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,推荐选择“笑脸(良好)”“平脸(一般)”等级餐馆。
观察环境细节:留意餐馆环境卫生(餐具、桌椅、地面是否干净)、食材新鲜度及加工状态(是否烧熟煮透),避免选择卫生条件差的门店。
践行健康理念:按需点餐,杜绝浪费;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,少点冷食、生食;主动使用公筷公勺,倡导文明就餐风尚。
四、网络订餐:平台可靠,验货为重
选正规平台与商家:通过合规网络订餐平台下单,查看商家公示的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及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信息,优先选择信誉良好、提供食安封签的商家;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商家,缩短配送时间。
规避高风险食品:不建议网购生食(如刺身)、冷食(如凉拌菜)等易变质高风险食品。
收货仔细查验:收到外卖后,先检查餐食包装及食安封签是否完好、餐品是否与订单一致;再确认餐食无污染、无变质(如异味、异色、异物),发现问题立即拒收并留存证据。
五、农村集体聚餐:提前报备,全程管控
主动报备:聚餐举办者或承办人需提前向村委会报告(时间、地点、人数、食材来源、厨师信息等),主动接受食品安全工作人员指导检查。
场所与设施:聚餐场所应远离垃圾堆、污水池等污染源,保持环境清洁;加工及就餐区域需配备防鼠、防蝇、防尘设施,用水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;非食用物品(如农药、鼠药)与食品严格隔离存放。
人员与操作:承办厨师及服务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,保持个人卫生(如操作前洗手、穿戴清洁衣帽);患有痢疾、伤寒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参与食品加工。
加工与留样:餐饮具需彻底清洗消毒,生熟食材、工用具分开使用;饭菜务必烧熟煮透,提倡现做现吃;剩饭剩菜需冷藏保存,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。
六、特殊人群:精准饮食,健康优先
老年人:消化功能较弱,建议选择清淡、易消化食物(如粥、蒸菜),少吃油腻、辛辣、生冷及高糖、高盐、高脂肪食品(如月饼适量食用)。
儿童:减少零食、含糖饮料摄入,避免食用人工色素、防腐剂超标的加工食品;家长需引导孩子养成不挑食、不偏食的良好习惯。
孕妇:注重营养均衡,不吃生冷(如生鱼片)、不洁食物,少吃腌制、熏制食品;螃蟹等寒性食物需谨慎食用,避免引发不适。
七、消费维权:凭证留存,及时反映
保留证据:购买食品或外出就餐后,主动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费票据、订单记录等凭证,以便出现纠纷时追溯维权。
快速反应: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(如食品变质、异味)或疑似食物中毒症状(如呕吐、腹泻),请立即停止食用,保留剩余食品及包装,并及时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。
方城县市场监管局祝您双节愉快,吃得安全、吃得健康!